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几千万能拉涨一个股票的问题,以及和为什么几千万能拉涨一个股票涨停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的股票一天资金净流出几千万还能涨停呢?为什么有人说利润几十亿的企业,股票一直往下跌;利润仅几百万的企业,反而股票涨?股市中真的有人用几万元炒成几千万的吗?一支股票外盘加内盘才几十万的为什么成交额却是上亿呢为什么有的股票一天资金净流出几千万还能涨停呢?这问题把因果关系搞错了,并不是资金留出导致涨停,而是因为涨停了,所以盘后显示净流出。
事实上,细心观察就不难发展,只要是封板很快的个股,且当日没有开板,那收盘后大多软件显示一定是资金净流出的。
这和软件的统计方式有关。
以大多小散使用的免费软件来简单说明一下:
我们交易时观察的盘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买一、买二……一直到买五,另一部分是从卖一、卖二……一直到卖五。
大多软件在统计资金流向的时候,凡是在买盘成交的资金,都统计为“流出”,也就是把股价往下卖的资金,都叫“流出”。
反之,在卖盘成交的资金,统计为“流入”,也就是把股价往上买的资金,都叫“流入”。
明白了这一点,再回到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涨停板没有挂在卖一到卖五的卖单了,自然也就没有把股价往上买的资金了。所以一旦个股封板很快又没有再次打开,收盘后显示一定是资金“流出”多!
为什么有人说利润几十亿的企业,股票一直往下跌;利润仅几百万的企业,反而股票涨?人生成长课堂,遨游股海十载的野生交易者,以自身经验或经历来为你解惑!
利润几十亿的企业,股票一直下跌,而利润几百万的企业,反而股票涨。这在股票市场相当正常,甚至许多亏损的股,已经ST的股都一个劲的上涨,涨得让你目瞪口呆。一句话,股票的涨跌,并不看企业的经营状况。业绩好当然好,但业绩好不一定股价立马涨上去与业绩相当。很多长得好的美女也愁嫁,那是时候没到,美女没有遇到合适的郎君!话说回来,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很好,股价一定会有所体现的,但它会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体现,并非就在当下。
股票的涨跌并不是看业绩,而是看股票内有没有庄,庄拉不拉升股价,股价拉升多少。一个股票,虽然业绩很好,每股收益几块钱,惹得让人心里直晃荡。哇塞,机油股啊(绩优股),跟进去就有赚。对不起,股市自有股市的套路。绩优股也要看主力拉不拉。
股票的业绩、利好难道主力看不到吗?错!一个股票的优势,主力比谁都清楚。不要贬低主力调研企业的功力。要不然主力杀进一只股票,它要干嘛?它闲得蛋痛吗?主力进驻一只股票,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主力不是雷锋,它的风格没那么高。它不会高尚到让散户赚得爽歪歪,而自己亏得惨兮兮的。
主力是逆向思维的优秀执行者,股票业绩越好,它越往下打压股价。这样做,主力才能收集到更多的筹码。否则,谁都知道的好事,哪个会放手?傻呀!但股价下跌,会让看好该股的股民犹豫、矛盾,放弃嘛心有不甘,不放手嘛它天天下跌。于是,股民傻眼了,那么好的业绩,为何股价还大幅下挫?于是,他们找到了离开的理由,一刀斩向亏损的账户。他奶奶的,我走还不行吗?你想想,主力刚开始建仓,才架势去收集散户的筹码,主力会拉升股价吗?显然不会!
等到了筹码全握在手中,主力才会去拉升股价,此时不拉更待何时?抬升股价就是钱啊,谁不干?说白了,主力也是为钱而来。知道了这些,也就对题目一目了然了!
股市中真的有人用几万元炒成几千万的吗?见过40万炒到2000万的,翻了50倍,但从几万块,炒到几千万,收益超过千倍的,还真没见过。
但我相信还是有这样的牛人,毕竟上亿的股民,出几个超神的人,也很正常。
毕竟徐翔从3万炒到了百亿,园林从8000炒到了20亿,还有赵老哥。
就算最早的时候,杨百万2万块入市,最终逝去的时候也有上千万了。
只不过,大部分拥有超额收益的人,最终都走上了私募基金管理的这条路,就像巴菲特老爷子一样。
给别人管钱,赚超额回报的分成,赚管理费用,比起管自己的钱做投资,肯定是赚更多的。
而剩下的那些,不愿意替别人操心的高手,就成了隐士高人。
他们在实现财务自由后,不再抛头露脸,也不会去告诉别人,如何在股市里快速地赚钱。
亦或者,现在的行情,早就不是他们发财的那个时代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在当下起步,从几万炒作到几千万。
说说那个40万炒作到2000万的吧,其实就花了一年,从2014年中,到2015年的巅峰。
当然,其中是妥妥地加了配资杠杆,否则收益也不会涨得那么快。
他不是一个新手,2001年就入市炒股了,也不是个职业股民,自己做做生意,多少是个小老板。
之前在06-07年也赚过钱,听说是50万炒到了300万,但后来08年又赔回去了。
之后账户里也一直没加过什么钱,就是几十万的样子,他也不是特别关注股票,属于那种操作不多,但时不时会有一些持仓变化的。
据他自己说,大部分人买股票是听朋友的建议,好像有几个朋友是专职炒股的。
至于什么策略,什么战法,基本上都没有,反正别人说什么,他就买什么。
2014年下半年,他就开始了开挂之旅,5块钱附近,全仓买了中国南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中车。
南车北车合并,他应该是有一些内幕,提前埋伏入场的。
他没有告诉我们是不是有人给了他消息,反正就是说是运气好。
中国中车复牌后,已经是1月份,股价一路涨到十几块,涨幅大概3倍不到。
我们觉得他应该离场的时候,他却加了融资入场,在12块多又继续加仓中国中车。
4月份精准逃顶,39块多,就中国中车,他一共就赚了800多万。
这还不是重点,4月20日中车见顶,他在逃顶之后,马不停蹄地杀入当时大热门,乐视网。
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乐视网在他买入当天涨停,然后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又直接翻倍了。
他的资产就这样直接,干到了7000多万,其中一半多一些是配资,净资产应该超过3000万了。
当时,他真的就是一战封神了。
当6月中旬的时候,指数开始暴跌,他的股票账户出现大面积的回撤。
但神奇的是,6月中旬,他选择高位接盘买入了一只股票,叫常发股份,现在应该叫雷科防务了。
当时的常发股票从2014年算起,也已经累计涨幅近10倍了,但在暴跌中,只挨了一个跌停,就因为重大的事项,选择了停牌。
就这个停牌,肯定是内幕,是说好的,否则按照当时的情况,三个月左右跌停,配资得爆仓了。
那时候,他账面上的资金,去掉融资,有2200万左右。
11月底,伴随着利好消息的出台,常发股份复牌,当天竟然是涨停。
再到后来他卖出的时候,这只股票竟然没有任何的亏损,还赚了一点,要知道指数已经从5000多跌破了3000点。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卖掉常发股份之后,选择从账户直接赚走了2000万利润,就留下了100多万的资金,轻描淡写地卷钱离市。
按照他的说法,一轮牛市结束后,会有几年的熊市,休息休息。
反正,不论是有内幕,还是高人指点,亦或者是靠点运气,人家确确实实是赚到钱了。
虽说他本身应该也不差钱,在上海有四五套房,应该也价值几千万了,但比起这个,在股市中短短一年就赚那么多,还是有点让人羡慕的。
只不过,对于这种神人,自己也只能是望其项背了,毕竟自己可没有这样的能力。
我看了一眼自己账户的数据统计。
十五个年头里有5年实现了翻倍以上的收益,分别是2006,2007,2009,2014和2020年。
也有5年亏损,2008年亏损72%,2011年亏损33%,2012年亏损9%,2016年亏损12%,2018年17%。
剩下的5年,基本上是小赚,不超过30%。
按照前十五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30%来算,如果能保持住,到2030年左右,可能可以实现从几万元到几千万了吧。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预计未来的总体投资回报率,会慢慢地走低,这个时间跨度,可能还要拉长。
至今为止,只有拿到过一只十倍的股票,是2006年,拿的中信证券,可以说是完全误打误撞。
当时真的不太懂,也没想到大牛市里,股票可以涨得那么疯狂。
那一轮牛市,中信从最低的4块多,涨到最高的117,区间最大涨幅28倍。
这也是第一轮超级牛市下,券商的一次大跃进,在这之后,券商出现10倍以上行情的,可能就只剩下东方财富了。
8块多上车,100块下车,也是奠定了自己在股市里的第一桶金。
曾经有一
瞬间觉得自己是实力,但很明显,这一切都只是运气而已。2010-2013年,那三年在刻苦的钻研短线技术,结果是有赚有亏,曾经也出现过一个月翻倍,也很快就亏光了赚来的钱。
盈亏同源,是我做短线交易几年后,得出的结论。
或者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旦赚钱,盲目自信后,就容易快速亏钱。
2014年之后,就开始尝试做波段,做趋势。
直至今日,已经固化了自己的交易系统,趋势投资。
在这几年期间,拿到过很多翻倍的股票,也有很多是十倍股,只不过上车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做得好的也就2-3倍,很多都是赚个30-50%。
没有出现理想中暴富的剧情,好在总资产每隔几年,都跌跌撞撞地往上走,总体增长的幅度,赶上了上海的房价,也算是比较欣慰。
否则,辛辛苦苦地炒股,还不如别人早些年买了一套房子扔在那里,听上去就是个心酸的故事。
期间有一段时间开过两融的业务,赚了点小钱,但最后还是选择性地关了,不太喜欢借钱炒股,容易承担自己承受不了的风险。
杠杆是个好东西,只不过在交易市场里,要慎用,否则可能会非常的惨。
我相信,只要时间足够长,足够有耐心,找对方法,即便不用杠杆,迟早资产也会上千万的。
在中国,永远都会有好的企业诞生,只要选对方向,找对时机,财富的雪球就会滚大。
当然,如果有能力,可以快速致富,那也是一件好事,身边最近2-3年,炒股赚个3-5倍的也不少。
最近妖股横行,五倍十倍的个股都有,所以遇到了好几个两个月翻倍的高手,而且都是百来万资金的。
不过,坚信自己应该不是那块料,所以也不再去跟着参悟那些快速致富的秘籍了。
大道至简,其实最简单的从几万到几千万的方式,是买到一只超级大牛股,并且长期持有。
A股上市后涨幅最大的,其实是万科,30年累计的涨幅4000多倍。
如果你在茅台上市的时候选择买入,20年左右,累计涨幅也有300多倍。
伊利股份,500多倍,长春高新,400多倍,双汇、通策医疗、华兰生物、万华化学、华域汽车等,涨幅也都超
过了100倍。虽说百倍股只有9只,但占比好歹也有2‰,但能赚到百倍的股民,占比远远没有2‰,几万个可能才有那么1个。
其实,大量的散户资金是在不断的交易中损耗的,不仅仅是各种交易费用,还有各式各样的主力资金来回割韭菜,还不如买入一只股票耐心等待。
因为买入后交易频率越低,被割韭菜的概率越少。
现如今上市的股票,之所以很难再出现万科、茅台、伊利之类的百倍个股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时代的机遇变少。
中国的经济发展增速,每一个五年都在变化,诸如万科,就是90年代的经济产物,诸如茅台、伊利、双汇就是00年代的经济产物。
只有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这些大众需求的商铺,诸如房子、白酒、牛奶等,才会有普适性的机会。
现如今,这些公司总体的增长速度,已经相对比较缓慢了,那也不可能在当前的环境下再出现百
倍的增幅,十倍都几乎不可能了。或者说人口红利赋予那个时代的机遇,已经过去了。
未来,可能会出现颠覆性的企业,其实就是针对大众的新型消费产品。
诸如,人人都需要的保健品,创新药,新能源汽车,还有VRAR这些产品。
但凡是可以触达底层大众的,又是未来可能的刚需,最好是高频消费的,或者大额消费的,才有机会。
2、投资机构过多,提前抢占了跑道。
另一个重点,就是市场的资金太多了。
90年代,没有资金能预测到万科的未来,00年代,也没有资金能预测到茅台的疯狂。
简单地说,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风投资金,没有资本去助推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
而现如今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拔苗助长的。
可能拔苗助长并不贴切,资本更像是快速发芽的花费,让一颗小树苗可能几年之内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像拼多多、美团、滴滴等,都是资本的产物。
等这些股票都上市后,大量的红利都被资本蚕食,二级市场给到的估值空间,比较有限。
即便企业的发展不错,总体的可增长幅度上限,受限也就比较多。
所以,当下情况,想要捕捉百倍个股,难度特别大,资本早就已经提前布局百倍个股了。
指着买入一只新股,十年二十年后,拥有个几十倍的涨幅,概率越来越小了。
概率小,并不代表没有,现如今的科创板,还是有一批还不错的种子企业的。
只不过注册制又烧了一把火,让一些券商去抬价,去超募,又蚕食了很多企业的未来预期。
所以,要认清现实,也就是未来的股票的上涨,要有一个合理预期。
想要实现价值投资,赚到企业成长的钱,选对赛道和企业,放低一定的预期,还是有机会的。
这里也要着重分析两点。
第一、关于行业赛道的挑选。
传统的吃人口红利的赛道,早已经是红海市场,未来的蓝海市场,一定是新的赛道。
说白了,是传统行业的一场科技革命。
就比如手机,从大哥大,到现如今的智能触屏手机,就是一场科技革命。
十几亿,乃至全球几十亿的人,需要重新消费一次手机,能创造的营业额和利润,可以想象。
又比如,当下很火的新能源汽车。
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替代,全球几亿辆车,如果换一遍,那可是百万亿级别的市场。
又比如,最近几年一直很火的互联网电商。
从传统的购物方式,到电商购物,每年百万亿的消费金额,也催生了一批大佬级别企业。
所以,新时代催生的行业红利,才是优质个股,大牛股的孕育之地,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的概念,诸如元宇宙之类的,会如此之火。
不论是鸿蒙物联网,还是创新药、基因药,亦或者是新能源,但凡是有可能会改变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概念,其实都是完全有机会的赛道。
新兴行业的赛道,才是未来的机会行业。
第二、关于龙头个股的挑选。
选对赛道,还要找对龙头,才有可能把握住行业红利。
就好像如果当时你选择的不是茅台,而是其他白酒,可能收益率远不及行业平均。
你选择的不是万科,而是恒大,可能还得赔钱。
任何行业,只有真正意义上的龙头,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投资的。
一些相关行业的小企业,在风口过去之后,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
行业龙头的挑选,建议先从护城河和技术壁垒出发,尤其是面向大众的企业,要用性价比和市场接受度去衡量企业的发展前景。
龙头个股,至少在市值上,企业净利润上,都要名列前茅。
然后最好拥有自己核心的技术壁垒,诸如专利等,才有可能长期坐稳行业龙头的交椅。
结合上述两点,去精挑细选一些个股,尤其是次新股,择机买入后,开始慢慢的等待,一定会有机会,不要把宝押在某一只股票上,精选3-5家,总有1-2家最终能跑出5倍、10倍的靓丽表现。
其实,只要你的投资策略没有问题,同时愿意把时间拉长去看。
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结束之时,实现千倍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假如我们的股票生涯能有50年,年化复合收益率达到14.8%,就能实现一千倍的收益。
从历史长河来看,要实现20%以上的复合增长,难度较大,15%以上就是相对优秀,但完全有可能了,而14.8%这个数字,只要有思路有方法,选对股票,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所以,不要觉得很遥远,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实现这个目标。
而实现这个目标路上的千难万险,需要自己去挑战和克服。
记住,欲速则不达,股票投资是一场耐力赛。
一支股票外盘加内盘才几十万的为什么成交额却是上亿呢成交额是指成交的资金数额,而不是指成交的股数。成交量才是指相应的成交股数。一个几千万股本的股票价格高的话成交几个亿是很正常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