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和我国的合作就备受人们关注,近日俄《观点报》以“
如何才能说服中国建设第二条天然气管道”
为题,报道了俄蒙中
“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
的最新进展情况。
在没有和我国最终谈好价格和签订商业合同的情况下,俄罗斯就已经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和设计,接下来就可以直接施工了。
显然俄罗斯想在之前提报的价格上,
重新再选择一种方案,就是想要提高一下最终的出售价格。
俄罗斯为何会如此着急?
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在欧洲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收入,
随着俄乌冲突西方国家的制裁,双方的天然气贸易也就随之中断。
在本月的G7峰会上,欧盟和G7就禁止重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达成一致。
前方战场每天都在“烧钱”,自己赖以生存的能源出口又受到限制,俄罗斯急需找出一条新的道路,来打破这种困境。
在此种情况影响之下,
俄罗斯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东方。
不管是
海参崴港口的开放,还是库页岛国际项目的推进,或是中俄新粮食走廊的敲定,又或是远东经济区措施的出台,都表明了俄罗斯正在执行自己的“向东看”方针。而
我国也是他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一次的中蒙俄管道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其实这个设想俄罗斯早就已经提出来,中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今天项目才能有望开始建设。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
在合同还没有签订的情况下,俄罗斯就着手勘察设计,无非是想和我国谈一个更好的价钱,又害怕我们会利用,俄罗斯现在所面临的环境趁机压价,所以就想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做为买家的我们,自然是想要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和国内的实际需求量,来寻求一个更加优惠的价格。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俄罗斯受到西方世界的经济孤立,
西伯利亚1号工程也由此开建,终于在2019年顺利建成通气。在当时很好的解决了俄罗斯所面临的困境,况且这也是双方直达直达的通气管道。
这一次又是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开始着手实施第二条管道的建设,因为之前已经讨论过
在最初商讨之初,俄罗斯就已经提报过价格,这一次俄罗斯这么积极勘探设计,显然是想改变主意,提出一个全新的方案,最终在价格上会有所提高。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节点上,来向我透露想要改变价格的想法了,这就要从它的远东规划来说了。
俄罗斯清楚的知道,他不论是开放的海参崴,还是设立的经济区,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拉动作用。
为此他就想把中蒙俄天然气价格的事,和远东经济规划牵扯在一起,这样我们就会从全局考虑,从而接受他重新提出的价格。
俄罗斯的小心机
这一次的天然气管道,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要经过蒙古国。对于
蒙古国的购买能力和消耗率,俄罗斯自然一清二楚。
蒙古这些年以来一直在推行他的“第三邻国”政策,和美国也有越走越近的意思,这自然是俄罗斯不愿看到的情况。
管道设计从蒙古境内经过,就是为了让蒙古收取一点费用,在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这是完全在向蒙古送福利。
这样俄罗斯既向我国输送了天然气,又很好的维持了蒙古国,这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另外俄专家尤什科夫还从安全上打广告,他表示,
对比与我国从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相比,俄罗斯的管道运输不管是从安全方面,还是成本方面,都是他们比不了的。
再者就是,如果发生贸易摩擦,西方国家可以轻易的切断天然气供应,而俄罗斯不会面临这种情况。
我国是如何回应的
首先一点就是,我国应该认识到
管道经过别国的风险性,
即使现在双方关系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毕竟
未知的事情谁也不能预料。
对于俄罗斯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我们也不会当冤大头,我们会依照市场行情,给出最终的谈判价格。
俄罗斯在去年的东方论坛上就表示过,在谈判过程中,我国是一个不能轻易拿下的对象
。本来这种天然气协议,就是“照付不议”合同一签就是最低10年起步。
简单点来说就是,
只要合同一签,不管俄罗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送气或是送的少了,我们的钱是少不了的。这样的交易本来就对买家不公平,所以我们才会在价格上比较谨慎。
写在最后
自古以来买卖双方都是如此,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国也绝不会做出,那种趁人之危的事情,同时也不会接受高于市场价格的事情。
虽然俄罗斯主动完成了项目的勘探和设计,他是有着自己的小目的的,对此我会再次进行评估,在最终的谈判过程中谨慎对待,争取拿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对于俄罗斯的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看法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