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俄天然气管道,为何俄执意要过蒙古国?俄给中国价格,想重新谈-中国向俄国购买了多少天然气

#5月财经新势力#

本文共3300多字,需用时7分钟,看官们耐心阅读,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在过去的2022年,因为俄乌危机及美欧制裁的原因,中俄贸易额大涨,其中能源及粮食合作占重要位置,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就在最近,俄中蒙“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在“瓦尔代”中亚会议中引发热议,在俄已经有一条天然气管道的情况下,

为何还要开辟第二条管线“东‬方‬连‬盟”?为何一定要过境蒙古国?俄罗斯单方面希望就天然气价格重新谈判又是为何?

旨在深度捆绑蒙古?

蒙古国战略专家多尔札帕拉姆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时表示,“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项目有利于发展俄中蒙三国的关系。

5月16日至17日,“瓦尔代”中亚会议在俄罗斯托木斯克举行,中俄等十几个国家代表参加,会议期间,蒙古专家多尔札帕拉姆在接受俄媒时表示。

“东方联盟”天然气项目,是一个三边都受益的项目,并会成为俄罗斯、中国、蒙古合作的典范。

蒙古和中国都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燃煤带来的空气污染,如果天然气管道穿过蒙古,蒙古居民将可以使用天然气,

这会大大降低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问题,对我国也一样适用。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是重要的能源输出国,拿俄乌危机之前的数据看,2020据已探明的数据表明,俄罗斯煤炭储量全球第二,石油储量全球第六,

天然气储量更是位居全球第一位。

对于我国这样的能源消耗大国来说,特别是中国天然气对外依赖度高达45%,我们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就显得尤为突出。

为何该天然气要过境蒙古?

蒙古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是我国陆上边界最长的邻国,因为处于中俄之间的缘故,故蒙古对两国的经济和安全依赖度较高,

中国多年来都是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贸易国。

在对外关系上,蒙古一直寻求“中立”,虽然夹在中俄之间,但蒙古近来不断地与美日等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也曾做出一些伤害中蒙关系的事情,前段时间就单方面宣布与中国达成俄煤炭合作协议无效。

美国也一直在示好蒙古,对蒙古进行各项援助,因为蒙古的地理位置特殊,对美国而言,蒙古可能在美方对中俄的围堵之中发挥关键作用,

这个性质和目前的乌克兰有些相似。

对于蒙古而言,在夹缝之中寻生存,大国之间搞平衡,也是一种生存手段。

在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上,原本是不经过蒙古境内的,中俄的天然气管道分为东西两线,西线是从新疆入境,经甘肃进入内地,东线原本的计划是从内蒙的东北部进入我国,然后进入东北三省。

早在克里米亚危机开始,俄罗斯的天然气就遭到西方的制裁,为了让自己减少对欧洲的依赖,

中俄之间开启了西线的天然气管道输送。

之后便是东线工程,过境蒙古,是俄罗斯考虑自己利益的结果,因为蒙古国同样是俄天然气的购入方,但蒙古国全国只有334万人,人口不及中国很多的市县,并且较为分散,俄考虑过境蒙古,

更多的是为了加强中俄蒙之间的联系。

对蒙古来说,可以减少其国内的空气污染,这么大的工程,

自然会给蒙古带去就业机会。

另外,根据蒙古方面的预测,项目建成后俄向中国输出的天然气高达500亿立方米每年,

蒙古可以拿到约10亿美元的过路费,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40亿美元的蒙古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对于俄罗斯,过境蒙古的管线,可以分散俄天然气对外出口的风险,另外,也可以让蒙古与俄罗斯形成利益链条,避免蒙古倒向美国。

但是,我国赖以生存的天然气过境蒙古,对我国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乌克兰就是案例,

该管线的成功通气直接影响三国的经济合作前景。

虽然对我方有一定的风险,但对比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进口天然气,风险则是几何倍的降低了,所以在中俄蒙三方都会受益的条件下,该管线的成功可能直接把蒙古拉回中俄的舒适圈,对于制衡美西方,

有一定的正面效应。

从俄罗斯近期的境况来看,在5月14日的G7峰会上俄管道天然气再遭西方制裁,俄方却在与我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谈判中占据上风,又是为何?

价格谈判是重要议题

俄液化天然气再遭重创,中俄蒙天然气管道有望提速。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5月19日即将召开的G7峰会上,G7国家和欧盟计划禁止俄天然气通过以前暂停供应的管道出口。

西方国家寄希望于这样的方式增加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希望俄罗斯无法获得稳定的能源收入保证。

这项计划将是美西方首次全面禁止俄管道天然气的交易,对俄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因为虽然之前禁止了欧盟从俄管道进口天然气,但是还是有部分是在运行的,并且俄可以通过这些管道输出到土耳其等国家,然后再通过海运转售到其他国家。

但现在美西方要全面禁止,那么过境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天然气,将被全面禁止。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俄罗斯想保持经济的增长,实现俄天然气的正常出口,

中国将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在天然气价格上,我们曾和俄方经过了多轮次的商谈,2019年,

中方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份长达30年的天然气供应合同,

合同规定俄每年向中方输送380立方米的天然气,价格为290美元每千立方米。

这个价格大家心里可能没有概念,但我们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这是真的太便宜了,俄罗斯之前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达到了345美元每千立方米,

少了30%以上

,另外中国从美国、澳大利亚购入的液化天然气也比这个价格高出不少。

正因为如此,俄国内媒体对于俄出口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过低颇有说辞,但其实中俄早在2014年就进行过多轮的天然气价格磋商。

这里面最为核心的,就是定价机制的谈判,

俄罗斯想实施传统的定价方式,即采用与石油产品挂钩和长期“照付不议”的方法,这种定价机制明显对我国不利,所以才有了后来明显低于欧洲市场的价格。

这也是俄罗斯感到委屈的原因,但是俄在受到西方的能源制裁后,迫切地需要找到新的市场,利润少一点,总比大量的天然气滞销,高昂的储存费用将会导致俄大亏。

当然中国也是严格按照约定行事,

既不会打压也不可能接受高昂的报价,

毕竟比起从中亚其他国家进口的天然气,俄出口我国的还是偏高,而不能以欧洲的价格来比对中国,国情和购买能力完全不一样。

那么,从我国的角度考虑,加大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又有哪些好处呢?

摆脱对美澳过度依赖?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加大了我国天然气进口的安全性,减弱了我国对澳大利大、美国的依赖。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2021年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前三名分别是澳大利亚、美国、卡塔尔,并且我国从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进口数量巨大,严重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稳定。

所以,加大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比例,显得至关重要。

对比于我国从美国澳大利亚所使用的传统油轮运输,中蒙俄的管道天然气运输更加地方便快捷,不会因为天气风暴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运输中断,从而影响后续进展。

另外,相比较于澳大利亚和美国,俄罗斯对我国的天然气供应更稳定,我国一向与俄交好,俄也不断地希望加强与我国的合作,中俄利益的深度捆绑,

对于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也是一种有效的制衡。

像澳大利亚,2022年的冬季就限制天然气的出口,

制定了所谓的“天然气安全机制”,该机制强调澳方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天然气出口管制,

我国高度依赖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此项措施,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面临深层次的调整,中蒙俄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提成我国清洁能源的占比,

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北方的大气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假如按目前的数据,建成后如果可以达成380亿立方米的目标,对比煤炭消耗,每年可减少约1.64万吨的二氧化碳和约84万吨的粉尘。

总的来说,中俄蒙“东方联盟”天然气管线项目的达成,可以更好的融合中俄蒙的经济合作,深度绑定近年来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的盟国,确保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稳定和能源国策的顺利推行,弱化了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出口的依赖,对我国来说,也使我国的天然气进口多元化,保证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对俄方部分人员对天然气价格的异议,认为我方在俄乌危机中能源获利的想法,都是该慎重考虑的,中俄双方早已将定价机制确定,另外我们也是从自身的国情出发,我方会严格遵循市场规则,

不会趁机压价更不会接受虚高的价格。

大家对于东线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有什么看法呢?俄罗斯能用出口欧洲的能源价格对标我国吗?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OGP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