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稀土分布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稀土总储量约为1.26亿吨,其中44%来自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储量仅为3万吨。邓小平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作为尖端科技的“未来星”的稀土,其价值堪比石油,丰富的稀土资源也将是我国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全球主要稀土储量
中国稀土分布
我国稀土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全国有98%的稀土集中在四个地区,分别是内蒙古包头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与四川凉山。其中,白云鄂博的稀土储量最大,约为3500万吨,占到全国稀土总储量的83%,世界稀土总储量的38%。所以说。白云鄂博稀土矿既是我国第一大稀土矿,也是世界第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除了稀土储量高,产能也高,拥有完善的稀土工业链,在利用成本上有着价格上的优势。相比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稀土矿属于中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地区。中重稀土矿中的镧、铈、镨、钕轻稀土占98%以上,中重稀土配分仅为1%~2%,是典型的氟碳铈矿。其中铕、钇较国外同类矿床含量高,并且稀土矿物单一矿石易选易炼。
中国六大稀土集团
稀土企业小、散、乱的现象持续已久,大量的“黑”采掘使得稀土市场供大于求,产销不平衡导致难以主导稀土产品国际市场的定价权,行业利益受损直接影响国家利益。对此政府设立稀有金属部及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国家稀土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等重大问题,同时又设立稀土办公室,协调提出稀土开采、生产、储备、进出口计划等。近年来,在政策驱动下六大稀土集团组建,国内稀土资源逐渐整合,稀土产业链的供需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我国拥有着非常完整的稀土产链,不仅有自己的稀土矿,也有相应的集稀土冶炼与应用的全产业稀土公司。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大集团组建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形成了“5+1”南北六大稀土格局。其中的“1”是指北方稀土,重点整合的是内蒙古、甘肃的稀土资源和企业。而“5”则是指中国铝业、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和南方稀土,重点整合的是江西、湖南、广东、福建、云南、广西、江苏、山东、四川等地的稀土资源和企业。
中国五矿(五矿稀土董事长黄国平:男,1962年10月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生学历)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五矿)成立于1950年,由原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战略重组而成,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2019年世界500强排名112位。
中国五矿以“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为愿景,以“资源保障主力军、冶金建设国家队、产业综合服务商”为战略定位,率先在全球金属矿产领域打通了从资源获取、勘查、设计、施工、运营到流通、深加工的金属矿产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以金属矿产、冶金建设、贸易物流、金融地产为“四梁”,以矿产开发、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冶金工程、基本建设,贸易物流,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为“八柱”组成的“四梁八柱”业务体系。
中铝公司(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正旭:1961年11月生,工学学士,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铝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10日,中国铝业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铝行业前列,也是中国铝行业唯一集铝土矿、煤炭等资源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合金产品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于一体的大型生产经营企业。中国铝业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原铝生产商。
北方稀土(董事长赵殿清:男,蒙古族,内蒙科左后旗,本科硕士。1962年3月出生,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始建于1961年,公司总资产总资产211.90亿元。北方稀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贸易基地,是中国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稀土原料产品(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产品(稀土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和部分稀土应用产品(镍氢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磁共振仪、LED灯珠)。北方稀土已拥有近40家包括直属厂(分公司)、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稀土冶炼、功能材料、深加工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是跨地区、跨所有制、多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厦门钨业(董事长 黄长庚:1965年11月出生,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集团型股份公司,主要从事钨冶炼产品、钨粉末、硬质合金、钨钼丝材、新能源材料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钨材料产业主要产品产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钨冶炼产品年生产能力3万吨,居世界第一;硬质合金出口量占全国30%以上,灯用钨丝市场占有率70%,位居全球第一。在稀土产业领域,作为全国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公司形成了从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和科研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具备锂电正极材料年产能4万吨,年销售3.5万吨的规模,产销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南方稀土(董事长谢志宏)
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13日,注册资本7.53亿元,由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联合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是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地处赣州市“中国稀金谷”核心区。公司旗下拥有25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总资产过百亿元,主要业务涵盖稀土原矿开采、稀土冶炼分离、稀土综合回收利用、稀土精深加工应用、稀土应用研发和技术服务、稀土贸易等,是国内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的重要骨干企业。
广东稀土(董事长吴泽林)
广东省稀土集团主营业务是稀土、稀有金属及其它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和新材料及应用项目的投资、研发、经营及产品贸易;稀土稀有金属现货电子交易项目、商业储备项目和仓储项目的投资及管理;稀土稀有金属特色产业园区开发投资及管理;土地开发与土地使用权经营,物业投资和经营管理;稀土稀有金属产业链资本管理和项目投资咨询及服务。
中国稀土公司排名
稀土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开采选矿,中游冶炼分离和下游深加工。稀土永磁、石油化工、抛光材料、玻璃陶瓷、尾气净化则是稀土用量最大的几大下游应用。目前,六大集团的业务重心多普遍集中在上游的开采和中游的冶炼加工,在稀土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下游应用领域皆布局薄弱。而相应的稀土下游深加工多集中在其它企业手中。
稀土永磁材料企业
稀土催化材料企业
稀土储氢材料企业
稀土抛光材料企业
中国稀土科研院所及高校
有关稀土的科研院所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冶金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晓晨)
包头稀土研究院——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稀土科技研发机构(稀土研究院董事长杨占峰男,1963年9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五矿(北京)稀土研究院有限公司——世界领先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及工艺优化设计、稀土分离生产(董事长廖春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5年出生,男,江西人,中共党员)
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中科院和江西省共建的聚焦稀土科技创新的专业研究机构(筹建人沈保根:1952年9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磁学和磁性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化学与物理的高级研究基地(所长杨小牛: 男,1973年9月出生,浙江泰顺人,中共党员)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人民政府、包钢(集团)公司四方联合共建(中心主任池建义)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组长卢灿忠:1965年1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助理,纳米材料研究平台主任,物构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最早的南方重稀土研究院(院长樊玉川)
稀土有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9)
2、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7)
3、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1)
4、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1)
5、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1)
6、中科院上海硅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1)
7、包头稀土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研究的高等院校
中山大学:发光材料等
兰州大学:分子基及固体发光材料等
复旦大学:分子基光学材料、催化等
四川大学:催化材料、磁性材料及应用等
清华大学:分离设备、催化材料及应用等
北京化工大学:催化材料及应用
南昌大学:分离和材料
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冶炼与分离
华南理工大学:稀土在塑料、橡胶等高分子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高分子及橡胶合成催化材料等
东北大学:稀土分离、冶金及合金材料
中南大学: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
北京大学:分离理论及技术、磁学、发光、催化、储氢、理论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