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自购5000万-上投双息平衡基金

昨晚突然看到一份单只基金自购5000万的公告。

说实话,单只基金自购1000万的情况较多,大家也见过不少,但一把自购5000万还是挺少见的!而且是主动权益基金,真可谓放大招了……

1、一把自购5000万

具体来看,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称:将在公告之日(7月11日)起10个交易日内,以5000万元自购旗下交银施罗德启嘉混合型基金,至少持有1 年以上。

同时,拟任基金经理黄鼎也自购100万元。

数据来源:基金公告

一把5000万,看来交银对黄鼎的信心很足啊!

看到这我不由起了好奇心……

细分来看,黄鼎于2015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历任行业分析师。

最主要的基金管理行为是2021年9月29日起接棒杨浩,任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基金经理。

投资组合构建上,黄鼎坚持“低景气逆势+高景气顺势”的杠铃型配置,基于各行业的周期位置和估值性价比动态调整行业配置比例,尽力平衡左侧等待时间与投资效率,提升持有人体验。

担任基金经理后,黄鼎主要加买了公用事业、石油石化行业,并对其他细分行业做了大刀阔斧变动。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7月11日

业绩也很不错!

根据iFind数据显示,黄鼎任职以来,基金经理指数逆大盘下跌而上涨,迭创新高。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7月11日

说到这还是挺佩服交银施罗德基金对内部人才培养、信任的。正是基于此,交银施罗德涌现出很多新一代独具个性风采的投资选手,如我们熟悉的杨金金、韩威俊、黄鼎等。

2、不到7个月自购26亿

其实除了交银,今年还有大量基金公司自购,总金额也很高。

我统计了下,

年初至今不到7个月时间,有66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自购金额达25.93亿元。

其中自购金额前10名如下图所示。

如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自购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7月11日

不过细分到自购基金类型,我发现

被自购最多的居然是FOF基金,年初至今累计被自购了6.42亿。

然后是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分别被自购6.4亿、6.3亿。

以及债券型基金和QDII基金,分别被自购4.5亿、1.55亿。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7月11日

FOF基金为啥成为基金公司自购首选?

我琢磨了下,主要有3个原因:

(1)FOF涵盖范围广,不管是偏股还是偏债都涵盖在内;

(2)FOF以养老目标基金为主,基金公司为了确保发行、运作进行自购;

(3)FOF自身优,能在基金内部构成很好的资产配置,专业团队决策操作,还有稳健等投资属性,更受基金公司这类长期机构的认可。

3、以往自购后行情表现咋样?

首先看下过去十几年基金公司自购情况。

从下图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基金公司除了少数两三个年度自购金额较低,甚至净赎回之外,其他年度自购力度均比较大。

其中,转折点是2014年。

基金公司也从2014年以来,年度自购金额随着行业发展快速攀升。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7月11日;这里自购金额等同于净申购金额

其次看下基金公司自购后的表现。

根据华宝证券研报显示,A股近10年共出现6波基金公司自购潮,分别是2012、2015、2018、2020和2022两次共6波自购潮。

数据来源:华宝证券;《跟踪“聪明钱”(一):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值得参考吗?》

结合同期上证指数走势可以看出:除了2015年股灾时买在相对高点外,其他5波自购潮不一定是市场底部,但都是市场相对低点。

当然了,随着市场发展,基金公司对行情把握更为准确。

如2018年下半年、2020年一季度和2022年上半年自购潮,虽然行情不是紧随自购潮立即开始,但普遍在行情相对低点进场,后续市场的反弹甚至上涨也很给力。

不过,上证指数由于编制原因无法真实反映市场。

因此我将6波自购潮对应的时间点,跟大家再标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走势图上,这样更明显些。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6月2日

显然,基金公司密集自购通常是市场单边下跌、无人问津时,属于相对低点,之后收益也很显著。

不管是哪类基金,不管是持有6个月、1年还是持有2年,正收益概率均在80%以上。

此外根据数据显示,自购基金的业绩表现明显靠前居多。

于是我额外做了下基金筛选!将成立3年以上、成立至今年化收益10%以上、被基金公司自购持有2000万份额以上的11只主动权益基金找了出来。

回复“自购”获得完整11只自购基金~

最后跟大家总结下我的观点:

通过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基金公司密集自购不一定是市场大底,但通常是阶段新低、人气低迷时,具有逆人性投资的味道。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坚持投资。

至于之后的行情是反弹还是反转,这些得事后才能知道。但是,市场上涨也许会迟到却不会不到。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

@好买研习社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厂商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