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看见B在投股票,于是提议,他去找关系,打听一手消息,赶在别人之前买卖股票,问可行否?
看看前人做法,捋捋逻辑。
首先已有先例,巴菲特就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想想逻辑,为啥哪怕美联储主席提前告诉他未来两年的政策,他都不会改投资决策?
难道是装X吗?看看历年致股东的信,1987年10月19日,一天指数跌20%以上,当年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连提都没提,08年金融危机,股东信里也没提。再看巴神几十年的公开操作,显然他确实不在乎宏观,巴神确实是言行合一,不是装X。
巴神看完,再看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对于宏观经济了解程度比他深的有几人?他利用宏观知识投资最终也失败了。
再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他的《经济学》很经典,他信奉的是有效市场理论,巴菲特却认为市场不是一直有效,否则他就没有投资的必要了。萨缪尔森的理论和巴菲特能赚钱是冲突的,最后也把大部分钱都投资了伯克希尔股票。导致巴神戏称萨缪尔森有效的对冲了他的理论(巴菲特赚钱了,萨缪尔森跟着赚钱,巴菲特没有超过市场平均,则证明他的理论正确)。
看完先人的例子,接下来该想想为啥了。
仔细想想,消息和市场走势有时有关系,有时又没啥关系,好消息不一定涨,这叫利好出尽是利空,坏消息不一定跌,这叫利空出尽是利好。
那么就导致打听一手消息投资也不一定赚钱,对了能赚钱但是犯法,关键费半天劲冒着犯法的风险还可能赔钱。
再抛开违法,打听到的消息是假的,以及消息好坏与涨跌不一致的情况,单独讨论一下情况一致的。
比如打听到的是好消息,认为要上涨,然后买入这只股票,后面确实涨了。
然后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卖?什么价格卖?你可能觉得挣点就行,覆盖打听消息成本赚10%就走,又会分两种情况。
①没有涨10%,涨个5%就不怎么涨了,开始波动,后面还开始跌了,卖还是不卖?可能在你纠结过程中就跌破成本了,最后过了一俩月也没回来,最后含泪卖出,还想自己本可以赚钱走的。也可能磨了一段时间涨了10%,你按规矩来,卖了。
但是也很可能你又看着涨的趋势很好,舍不得卖,想挣更多。最后该赚多少走,你心里有数吗?
没有深度研究,心中没有估值锚,你不知道他值多少钱,涨跌都不放心,往往一盯就是一天,然而却没什么用。
②涨幅直接超过10%,你按规矩卖了,但是后面又一直涨,涨了50%,你后悔了,不应该卖这么早,但是又不甘心买入价比卖出价高这么多,尤其还是前几天刚卖,于是又眼看他翻倍,这时候忍不住了。自己提前打听的信息,本来能翻倍却赚10%就走了,最后买入可能没多久就开始跌了反而之前赚的10%没了,本金还亏了一部分。
哪怕这次忍住了,下次打听消息想起这次经历,肯定不会再涨10%就卖了。又开始新一轮上述选择,最终对对错错,浪费了时间,除了付费娱乐啥也没收获。
最终我们还是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哪怕曾经赚到过,也只是过路财神,咋来的咋走。
用老唐的话结尾吧,
心中有了估值锚,红也逍遥,绿也逍遥,耐心等待创新高。
心中若没估值锚,红也惊心,绿也精心,化作股海点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