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
黄思农
、见习记者
曹琦
报道: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多少会有落寞的感觉。对如今的P2P行业而言,确如一首老歌《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的味道。时间回溯至4年前,P2P行业进入野蛮发展期,极度膨胀的容量、无准入制门槛、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坊间上当受骗的声音此起彼伏。问题如同推倒的多诺米骨牌效应,江西问题P2P平台也屡屡触雷。
随着金融办等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强,P2P行业进入深水下潜的退出、转型、蜕变过程。黎明前的黑暗,已让众多无力前行P2P退出舞台,沉淀下来的坚守者已做好在法律底线下阳光运行的准备。如今,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作为时代前沿的P2P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又将发生哪些变化?今起,中国江西网财经中心推出系列江西P2P财经调查,期待为投资者、行业、主管部门梳理出最真实的脉络。
行业野蛮发展坊间频频抱团维权
2013年,P2P行业步入一个野蛮扩充阶段。几乎同时,坊间抱团维权的声音也从此不休。
2013年4月,南昌市民刘先生通过众贷网办理了P2P业务。一个月后,他发现上线仅一个月的众贷网宣告破产,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投资的3万元打了水漂。
自2013年至2016年,仅江西境内就发生近10起P2P跑路、提现困难、停业等问题。P2P野蛮发展之风,不仅刮到了设区市,还波及到江西不少县域地区。2015年6月,设在高安市的江西省磊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磊鑫公司)旗下的瑞贷通P2P平台无法提现,甚至还曝出磊鑫公司董事长简某服药自杀事件。
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一些P2P公司不仅在坊间揽生意,甚至还打起职员主意。瑞贷通P2P平台就以各种高息诱惑,煽动职员入职借款做投资人。迄今,瑞贷通P2P平台的职员都未拿回投资款。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随着互联网金融P2P行业的野蛮发展,让一些鱼龙混杂的从业人员搅乱了初衷,江西不少县域地区已频频曝出P2P跑路事件,坊间投诉的声音也时有发生。
网贷之家提供的一组数据
南瓜贷“拆东墙补西墙”成负面典型
提及江西一些问题P2P,就不得不提P2P南瓜贷。
业内人士介绍,问题P2P平台主要存在如下两大问题:一种是从一开始就抱着骗钱的目的所开设的P2P,这种行为与其他行业的皮包公司和诈骗公司并无两样。另一种是,有真实业务,也有一部分是把资金用于自己旗下其他的产业。但是业务出了风险之后或者是旗下的产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投资人资金时,就采取借新还旧这种方式来填补原来的资金窟窿,“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短期之内不会暴露平台的问题,但随着时间发展,整个平台资金链断裂后才会曝光。这种平台一般很难看出其潜在的问题,但是到后期借新还旧的时候在借款产品标的或者合同上就能发展问题所在。
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南瓜贷网贷平台名为P2P模式,即为借款人和投资人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但实际上系借P2P的名义先向公众融资后再放贷给个人或企业牟利,并将大量虚假借款人的抵押物作为项目标的放在网站上进行融资,并允诺给予投资者年化收益18%-24%的高额回报,再将融资款全部放在公司账户上进行任意支配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1至11月,南瓜贷涉事被告人孙某、刘某等人采取上述手段共吸收了536名会员投资款共计4600余万元,孙某则将这些资金用于个人高额利息放贷、支付平台会员利息、维持公司日常开支等。之后,因放贷给他人的资金无法收回致资金链断裂,536名会员中的314人总计有1200余万元投资款无法获得兑付。
网贷之家绘出江西39家问题平台平面图(图片来源网络)
网贷之家绘出江西39家问题平台平面图
网贷之家描绘的一组P2P问题平台平面图,揭开了江西39家问题P2P的“褴褛”面纱。
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发现,仅停业的P2P就有瑞货通等18家问题互联网平台。而尊荣财富等8家P2P则被网贷之家纳入提现困难范围。此外,华生贷等13家P2P因投资者投诉等原因被直接命名“跑路”。
此外,网贷之家还发布了一组自2013年至2016年的各年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走势图。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注意到,问题平台数量与停业平台数量以每年数十倍递增。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了2448家,相比2015年底减少了985家,全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维持逐级减少的走势。
网贷之家提供的一组P2P运行数据
P2P网贷行业洗牌呈现出加速趋势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堪忧。对于中小P2P网贷平台来说,由于风控能力较弱,面临的坏账压力更大,加上资本实力薄弱,便出现提现困难甚至跑路。而随着新平台不断上线、资本积极涌入,使得平台之间竞争日趋激烈,P2P网贷行业的洗牌也呈现出加速趋势。
“对于运营不规范、实力不济的平台或将面临淘汰。”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江西网财经记者发现,截至2016年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广东、北京、上海,数量分别为473家、461家、331家,三地占全国总平台数量的51.67%,2015年同期该占比数据为46.64%,表明一年内平台区域集中度在加强。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排在第二梯队超过100家的地区还有浙江、山东、江苏,三个地区2016年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分别为280家、118家、100家。江西正常运营平台数为40家与河南、河北并列排名12名,居于全国中上游之列。
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洗牌阵痛期,相关部门对行业监管、服务等系列措施亦如此,也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但绝对不会容忍不法企业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事实上,自2016年起,随着各级金融监管部门频出铁拳,P2P领域风清弊绝之姿态也逐渐呈现。
江西P2P行业经过洗牌,如今的格局如何?市场容量、经营状况又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继续关注中国江西网财经中心系列江西P2P财经调查。